扁平足、過度內旋與脊椎對齊 🦶✨
您是否常在長時間站立或走路後,感到足部、膝蓋或下背疼痛?您並不孤單——約有 20–30% 的人有扁平足,且高達 66% 的人在走路或跑步時會出現過度內旋。這些小小的足部問題,可能往上影響膝關節、髖關節,甚至導致脊椎對齊異常。

🔎 本期內容
- 扁平足與過度內旋為何影響重大
 - 早期警訊:有哪些症狀
 - 研究證實的常見成因
 - 居家自我照護小秘訣
 - 何時該尋求專業協助
 - 回訪客戶獨享好康
 
1. 常見症狀 😣
- 足弓、足跟或內側踝部疼痛或壓痛
 - 走路時感到踝部腫脹或不穩
 - 久站或久走後,膝蓋、髖關節或下背酸痛
 - 鞋底內側磨損特別明顯
 - 走路易失去平衡或覺得不踏實
 
2. 成因探究 🔍
扁平足與過度內旋通常源自:
- 基因:足弓未完全形成
 - 肌腱或韌帶鬆弛:內側脛後肌/韌帶力量不足
 - 體重增加或懷孕:足部負擔加重
 - 關節炎與老化:撐足弓組織逐漸退化
 - 長期在硬地行走或跑步:重複壓力造成變形
 

3. 居家自我照護 💪
- 選擇有足弓支撐或穩定控制功能的鞋款
 - 使用客製或優質成品足墊,支撐足弓
 - 做足部與小腿的伸展、強化運動
 - 疼痛時可冰敷、按摩,並依照醫囑使用消炎止痛藥
 - 維持健康體重,減輕足部與關節負擔
 
4. 何時該找專業?🚨
若出現以下情形,建議儘速預約足科或物理治療師:
- 足部或相關關節疼痛持續或加劇
 - 疼痛往膝蓋、髖關節、下背放射
 - 經常踝關節扭傷或步態明顯改變
 - 自我照護多時仍無改善
 
🎉 限時優惠: 深度足部與步態分析只要 $425(原價 $850)
包含 3D 雷射足型掃描、個人化報告與矯正計畫
👣 回訪客戶專屬好禮:
三個月內回診者,即可 免費 享受 3D 雷射足掃描
									






















